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职工政治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全校教职工履职尽责的责任担当,我校特举办全校教职工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2020年9月10日下午,培训班第一课——教师政治能力建设专题讲座在云潭南路校区大礼堂举行。讲座由我校党委书记王爱华教授主讲。在家校领导、全校教职工和航空学院兼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学校党委副书记龚辉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王爱华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包括航空学院兼职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紧接着,王爱华书记解读了在刚刚闭幕的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王爱华书记指出,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建成贵州有特色的、全国有影响的新型大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放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优化“1234510”办学总体思路,谋划未来五年的重大任务,着力实施打造“3231”工程。锚定“八个工程”,实现电大转型图强;做到“五个全力”,实现职院全面升级;紧扣“四个重点”,实现办学提质增效;推进“四个强化”,实现发展蹄疾步稳。

讲座上,王爱华书记在讲了关于教师政治能力建设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苦干实干,干出一个新天地。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但全校教职员工顶压奋进,不避风雨、不畏艰难,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尽锐出战、多线作战、连续奋战,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实现了诸多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教职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希望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珍惜荣誉,自觉把荣誉转化为建设贵州有特色、全国有影响新型大学的信心和决心,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真抓实干中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点子变成路子、把愿景变成美景,抓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个新未来,为贵州特色教育强省强校,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锤炼能力,力争一个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全校教职工政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关系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因此,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提升政治能力的重要意义,要坚守政治信仰,筑牢提升政治能力的思想根基,要提升政治能力,锤炼与职责相匹配的过硬本领,力争政治能力有新的提升。
三是汇聚英才,共创一个新未来。政治路线确定了,关键在人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及时启动实施处科级干部调整充实工作,并根据二级学院改革要求,充实学院三级机构人员。为各类教师人才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成长平台,让每一位干部、每一位教师有出彩机会,让每一位干部都人岗相适,才能得到发挥,开心快乐地工作。培养一批又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好干部。即将开展的干部选拔调整,正是我校充分创新体制机制,立足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着眼于学校未来5—10年发展的战略布局。学校党委爱才、识才、聚才、用才、兴才的决心是坚定的。希望广大教职员工踊跃参与干部选拔工作,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大江大河中勇立潮头,在风口浪尖上挑战自我、锤炼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己别样精彩的人生。

讲座最后,王爱华书记分享了三句话,勉励全校教职工。
第一,百年大计,梦想在心中点燃,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要敢于有梦、勇于逐梦、勤于圆梦,让特色强校之梦“梦想成真”。第二,学校大事,未来在手上掌握,我们都是“拓荒人”,我们要发展有我、奋斗忘我、追求无我,让特色强校之势“势不可挡”。第三,发展大业,道路在脚下延伸,我们都是“赶路人”,我们要风雨无阻、风雨兼程、风雨同舟,让特色强校之光“光耀贵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交出一份完美答卷,不负时代的使命、不负师生的期盼,不负每位教职工一生的追求。

讲座结束时,龚辉副书记指出,王爱华书记为全校教职工作了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非常专业的专题讲座。王爱华书记的讲座功底深厚、观点鲜明、视野开阔、主题明确,希望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讲座精神,今后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一步突破思想障碍,不断实现“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提升能力托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