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村产业共享数字经济的红利?如何让城乡“数字鸿沟”越来越小?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8月16日—20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队来到黔东南州从江县刚边乡加么村进行数字乡村建设调研,并开展“网络惠民”行动。
在加么村委会召开的调研会上,加么村第一书记钮毅详细介绍了村情村貌,并就同学们提出的数字乡村建设相关问题一一解答。钮毅书记谈到,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基本信息设施建设,尽管公用网络已经到了村里,但是没有网络WIFI设施,网络流量和覆盖面也相对较小。另外,还有部分村民不熟悉网络知识,没有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他希望信息学院的同学们能运用专业特长、结合乡村实际,开展好“网络惠民”行动。

本次“网络惠民”行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加么村委会网络系统优化升级;二是网络知识宣传教育和家用设施检修。首先,三下乡实践队结合村委会布局,绘制了网络系统布线图,明确了无线网络信号点位置,利用信息工程学院援建的网络器材对村委会进行整体布线和设置无线网络。经过几天的工作,实践队共设置网络线管8根,弱电机箱1个,无线路由器3个,整体布线30余米,村委会12个房间全部实现网络链接,无线网络信号从无到有,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整个村委会及周边,加么村委会网络情况有了显著提升,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打造智慧乡村、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网络保障。



为普及网络文化知识,提升村民网络运用水平,实践队成员还深入到村民家中,为村民们讲解网络基本知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同时重点讲述了如何防范和化解网络诈骗,保护好个人切身利益。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实践队员还帮助村民对手机以及家用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


本次“网络惠民”行动不仅为加么村带来了实惠,同时也是对三下乡实践队员的一次深刻教育。移动互联应用技术212班蒙开亮同学谈到,没有想到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这么多地方和群众没有感受到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接下来要更好地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为数字乡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计算机网络技术213班兰凯阳同学谈到,这次三下乡开展的“网络惠民”行动很受教育,我在为村委会做网络优化升级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帮助村民维护手机中也感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用更好的成绩回报社会。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
供图:信息工程学院 韦锋
编辑:学生记者团 唐红波
一审:信息工程学院姚楠
二审:党委宣传部 王瑜
三审: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