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下乡村,担助理,办实事,促振兴。”--航空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队活动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31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积极引导学院青年学子运用专业所学积极助力家乡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中增长才智,2021年7月20日-7月30日,航空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不同专业的15名同学组成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贵州各地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担当“书记助理”,志愿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们走进村委会办公室,担当起书记助理的角色,配合当地支书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队员们学会了一些基础性事务的处理技巧,收获颇丰。“小助理”们跟随当地支书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产业发展,积极学习,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想法,为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一点建议。队员们还跟随村干部走进优秀老党员家里,向老党员学习党史知识,坚定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时代使命。

二、走村宣讲政策,主动深入办好实事

实践队员发挥自身优势,优化沟通,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感兴趣的话语及时传达相关政策,让基层群众明确整体发展趋势,政策动向,为当地政策宣传献出一份力。部分队员也积极参加疫情防控,遇到村委会的工作者们正在打电话询问哪些没有打疫苗的乡亲,队员也加入电话询问行列,一一询问那些乡亲们因为是什么原因没有打疫苗。虽然是微不足道的电话问询,但充分体现了队员们对疫情防控具有高度重视。最近河南等地突发强降雨,引发洪灾,造成了重大人员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在此形势之下,我们三下乡实践队自主展开宣传工作,对防洪防汛,预防山洪爆发等知识进行宣传,切实提高了村民预防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意识。

三、积极建言献策,主动融入乡村发展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践队员们及时准确掌握当地情况,了解症结所在,挖掘发展潜力,与指导教师沟通商讨可行性措施,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当地提出多方位的建议反馈,获得当地基层工作者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同学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想敢做,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四、线上旅游宣传,助推乡村旅游升级

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第三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支柱,实践队员们走进了自己家乡的旅游景区,通过自媒体和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当地旅游景区。实践队员们依托当地特色,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走向田间地头,依托当地乡村生态、民风民俗、特色美食等,形成“向往的乡村生活随手拍”系列推文和小视频,在微信公众号上及抖音APP等平台推送,扩大当地的“曝光度”,丰富当地旅游文化。通过旅游景点分类对当地旅游进行了初步规划。

五、推广“行为规范”,传播乡村规范礼仪

以乡村小学为重点,实践队员向当地小学生推广我校大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特别是对当地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和学生学习规范,同时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对流行病的预防。通过宣讲示范,让乡村小学生认识文明礼仪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航空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本次“下乡村,担助理,办实事,促振兴。”暑期实践活动展现了我院联系地方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定信念、充分彰显了我院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全体实践队员深入广大基层农村地区,在三下乡中奉献,在三下乡中成长。将自身所学运用到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劳动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在奋斗中磨砺坚毅的品质,让青春在服务贵州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绽放绚丽光彩。


供稿:航空学院王振宇苏健

供图:航空学院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队员

部门审核:航空学院黄伟春

编辑:学生记者团 朱云鹏

一审:党委宣传部 刘环宇

二审: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