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两任驻村书记的接力赛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这是一场长达26年的接力赛。山高水长的月亮山腹地,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帮,他们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若问人间奇迹在哪里?就在蜿蜒于月亮山山麓的村村通公路上,在苗侗壮族乡亲们宽敞明亮的安居房里,在清晨教室里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在从江人民彻底撕下千百年的贫困标签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全国各级政府的坚决贯彻下,在广大扶贫干部的艰苦努力下,一个个贫困地区被攻克,脱贫攻坚取得了实效,并最终实现了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四早四聚四落实”,主动扛起从江乡村振兴的教育担当,鼓足劲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6月,3名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离任返程。2021年5月,9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提前到任,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新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干部们如何接过接力棒?跑好接力赛?他们有话说。

刚边乡九星中心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永峰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我教导学生的话语经常在我耳边响起。2021年5月,我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成为从江县刚边乡九星中心村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员。但是,村里基础条件的薄弱,村民甚至是村干部思想的落后却让我一度迷茫。通过调研,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防汛、防疫、产业振兴工作调研等一系列原本陌生的工作,我逐渐熟悉;学习基层工作政策,让我对农村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逐渐清晰。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让我兑现了用实际行动践行到基层去的承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一员,在学校党委、地方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坚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帮助九星中心村建设成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刚边乡九星中心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永峰组织收看《新时代大讲堂》


刚边乡加么村驻村第一书记 钮毅

尽快了解村情民情是我入村后面临的第一课题,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提高效率。接下来,召开村干会、查阅数据、进村走访、与乡领导交流成为我工作的重点,村容村貌、汛期抗灾、收入来源、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干部培训渐渐成为我日常的口头禅。我深深体会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场上,每一个驻村干部所面对的压力和肩负的责任,才真正体会到村民真挚的情感是对驻村干部最大的褒奖和最殷切的期盼。

站在村口,一辆小车停在我面前,司机操着从江方言向我打听加榜梯田的信息,在得知我的身份后,不禁表示感谢,临行前,他说了一句“好好干,回头来看你,钮书记!”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驻村第一书记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谓!看着小车沿着盘山公路渐渐远去,我也准备好出发,带着乡亲父老的期盼向乡村振兴的广阔大道阔步前行。

*刚边乡加么村驻村第一书记钮毅组织开展专题党课

秀塘乡八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世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对农村的热爱是刻在基因里的。能够加入乡村振兴这项国家战略是我的荣幸,我要把我对农村这片土地的热爱化为我工作的动力。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一定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迈出步子、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加油干,认真向老队员、村干部学习,始终与村两委干部想在一块、坐在一块、干在一块。把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化作具体行动、变为实际成效。把希望播种在这片热土上,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这块“希望的田野上”。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乡村振兴的启动之年。我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为乡村振兴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不辜负学校党委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向学校党委、秀塘壮族乡党委政府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秀塘乡八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世俊看望生病村民

刚边乡加扒村驻村第一书记 谭政华

刚边乡加扒村是一个苗族村寨。还记得我第一天来到村里,当地老百姓说的全是苗语,语言沟通比较困难。加上村干部只有一个村长和一个安全员,整个村的工作推进较慢。通过走村串户,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同时,我尽力为群众做一点实事,如:排查险情,与他们共商村里产业发展路子、子女教育等,真心实意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接触,当地老百姓与我渐渐熟悉,主动与我交谈。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用心帮助当地群众,他们一定会用真情回报党和政府。

undefined

*刚边乡加扒村第一书记谭政华开展消防安全排查

秀塘壮族乡卡宴中心村第一书记 景玉华

我驻村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中,通过走访熟悉村寨,我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给农村带来的改变。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更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质的提高。群众对党和国家这项伟大事业的赞扬,不仅体现在日常的闲聊中,更是发至内心的感恩及肯定。

这段时间,陆续有前任驻村队员离开从江,回到原单位,看到群众与队员流泪挥手告别的场景,我心中感慨万千。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亲人的不舍。作为一名新任驻村第一书记,我想,只有接好他们递来的接力棒,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积极努力工作,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

*秀塘壮族乡卡宴中心村第一书记景玉华看望卡宴村老党员

刚边乡三联村驻村第一书记 黄光彬

此次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三联中心村,倍感压力又满怀斗志,在前驻村第一书记孙飞的带领下,这里被评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示范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县双拥模范村等诸多荣誉。在近一个月的走访调研中,我能够强烈感受到全村上下高昂的精气神,这是一种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与孙飞书记同吃同住的一个月里,我走访了全村10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深入刺梨、水苔、百香果种植基地、十二滩瀑布开展调研。

我将握好孙飞书记递来的接力棒,乘势而上,开拓奋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三联,赓续脱贫攻坚精神,激发乡村振兴能量。

undefined

*刚边乡三联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光彬走访村民

刚边乡加扒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相

来到加扒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家都对自己的房屋进行了翻新和改造,老百姓的热情也让我难以忘怀。作为一名党员和人民教师,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改善老百姓的生活,防止返脱贫的现象发生。作为驻村干部,就得同老百姓真情交流,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做到公平公正地为老百姓办事情,做到不偏心,不拉帮结伙,多到老百姓家里拉拉家常,谈谈心,多到田地里了解老百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努力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产业上,做好调研工作,鼓励老百姓自主创业,为他们寻找供应渠道,实现产业发现有序进行,做到产业发展不脱节,不弄虚作假,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最后,我相信,在接下来两年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一定会在老百姓大家共同努力下把加扒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刚边乡加扒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相帮助村民栽树

秀塘乡南塘村驻村第一书记 朱立

不经意间,一个月过去了,回想起这段与你相处的时间, 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慢慢了解你,熟悉你,收获成长,得到锻炼,同时让我真正认识了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将用勤劳和智慧的汗水浇灌在你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筑梦远方!

南塘,我来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将与你并肩前行,将开启七百三十个日日夜夜的陪伴。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付出无悔青春,努力拼搏,用心用情、用力用策做好群众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熟悉情况的村里人,推动发展的领路人,群众认可的贴心人。办老百姓幸福的事,干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焕笑颜。我定不辱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牛”精神激励自己,脚踏实地,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

*秀塘乡南塘村驻村第一书记朱立帮助群众修整道路

秀塘乡八村驻村干部 杨博皓

我很荣幸能成为广大驻村干部中的一员,在取得脱贫攻坚作战胜利之后,接过接力棒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自成为八村驻村干部以来,我不仅从观念上改变了对驻村工作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清了如何当好一名驻村干部的思路,深刻了解到了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肩头的责任。驻村干部是上联党委政府,下联村民百姓的重要角色,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几个星期的工作,我对村里的情况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驻村工作要求住在村里,工作在村里,就是要求我能够认真驻下来,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改变村容村貌。

*秀塘乡八村驻村干部杨博皓帮助村民插秧


供稿: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

供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

部门审核:党委宣传部 何滨

编辑:学生记者团 孟智奇

一审: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

二审:党委宣传部 何滨